國際高中和普通高中到底有哪些不同?今天我們用最實在的大白話,把家長最關(guān)心的五大區(qū)別掰開揉碎講清楚。
第一看課程體系。普通高中就是咱們熟悉的語數(shù)英+文理分科,教材完全跟著高考大綱走。國際高中課程可就花樣多了,像IB、AP、A-Level這些洋課程,光選課就能挑花眼。北京某國際高中的李同學說,"我們每周有3節(jié)馬術(shù)課,還能選人工智能入門,這在普通高中根本不敢想。"
第二比升學方向。普通高中主打國內(nèi)高考獨木橋,國際高中則瞄準海外大學。去年上海某國際高中98%畢業(yè)生拿到世界前100大學offer,但想考清華北大?門兒都沒有。家長王女士吐槽,"給孩子選校就像買期貨,得提前5年想好走哪條路。"
第三算經(jīng)濟賬。普通高中三年學費撐死5萬塊,國際高中光是學費就要30萬起步。這還不算夏令營、競賽這些"增值服務(wù)"。深圳張先生曬出賬單,"孩子高一就花了28萬,托福培訓就占了6萬。"
第四看語言環(huán)境。國際高中每天6小時英文授課是標配,普通高中一周才5節(jié)英語課。南京陳同學比較,"在普通高中背單詞靠自覺,在國際高中連食堂阿姨都會問你'want rice or noodles'。"
第五說學習壓力。普通高中天天刷題到凌晨,國際高中搞課題研究更燒腦。杭州家長劉女士比較倆孩子,"老大在重點高中凌晨1點睡,老二在國際高中做項目展示PPT到2點,各有各的累法。"
要是您正在糾結(jié)選校,不妨先問問自己,家里錢袋子夠不夠厚?孩子英語底子扎不扎實?未來想不想出國?把這三點想明白了,選擇就不難了。下期咱們聊聊《讀國際高中三年要花多少錢?》,給您算筆明白賬。
國際高中三年真實花費清單
身邊不少朋友以為讀國際高中就是"學費貴",等自家孩子真進去了才發(fā)現(xiàn),到處都在花錢。今天就拿我表弟在國際學校這三年當例子,給大家算筆實在賬。
一、看得見的硬支出
先說學費這個大頭,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的國際部,三年下來基本在25-30萬區(qū)間。表弟在二線城市重點中學國際部,每年8萬,三年24萬算是中等水平。住宿費加伙食每月3000,按在校9個月算,三年8萬1。別以為這就完了,開學那會兒交的押金、校服費、平板電腦這些雜七雜八,又花了小兩萬。
二、燒錢的學術(shù)投入
原版教材貴得離譜,化學課本一本就要800多,三年各科教材花了小1萬。標化考試才是無底洞,雅思考試費2170,考了3次;5門AP課程每科1380,這還沒算考前突擊的補習班。光是考試相關(guān)支出,三年花了將近5萬。
三、隱形消費防不勝防
學校組織的美國暑期科研項目,兩周就要3萬8;模擬聯(lián)合國去上海開會,三天花了5000。更別說周末的托福沖刺班,每小時300的收費,寒暑假加起來報了80課時。這些"自愿參加"的活動,三年下來少說12萬。
四、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開支
藝術(shù)課要自備畫具,進口水彩顏料一套1600;物理實驗用的傳感器模塊,學校賣480市場價才200。買筆記本電腦時老師指定某品牌高端款,1萬2打不住。這些零碎支出跟碎鈔機似的,三年至少3萬。
說實在的,準備50萬讀國際高中算是底線。要是孩子要考牛劍常青藤,競賽輔導、科研項目這些額外投入,還得再備20萬機動資金。這些東西學校招生時不會明說,但“懂行的人”都懂——國際教育的價碼,從來就不止宣傳冊上那個數(shù)字。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