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上海的國際教育,領科國際學校絕對是家長圈里的"明星選手"。作為滬上最早開設A-Level課程的學校之一,領科不僅培養(yǎng)出23個牛津劍橋錄取生,更以"小班化+分層教學"的特色在家長中口口相傳。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所老牌國際學校的真實情況。
【硬件設施超出想象】
占地100畝的英倫風校園里藏著不少"硬核配置":全上海獨一份的室內恒溫泳池,能承辦專業(yè)賽事的400米跑道,連實驗室都是按大學標準配置。最讓家長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的"第三課堂"——每年暑假組織學生去非洲建希望小學,去亞馬遜做科考,這種實打實的素質教育可不是每所學校都有的。
【課程設置大有門道】
小學部采用IPC國際課程,每周5節(jié)外教課起步,重點培養(yǎng)探究能力。初中開始銜接IGCSE,到了高中直接分A-Level、IB兩大體系。這里有個冷知識:領科是上海極少數允許學生"混搭選課"的學校,理科強的可以選數學+物理+計算機,文科好的能配經濟+歷史+藝術,真正實現(xiàn)"一人一課表"。
【學費梯度設計合理】
2024年最新學費顯示:小學部15.8萬/年,初中18.6萬,高中21.8萬。相比某些突然漲價的國際學校,領科保持每年3%左右的溫和漲幅。特別要提醒的是,他們的餐費包含在學費里,每天四菜一湯+水果點心,光這一項每年能省下近2萬。
【入學考試三大訣竅】
筆試環(huán)節(jié)的數學題會有30%的奧數內容,英語寫作偏愛議論文題材。面試時考官最愛問:"如果你能改變學校的一個規(guī)定,你會改什么?"去年有個學生回答"取消校服扣子數量限制",因為胖同學扣不上,這個充滿人文關懷的答案直接拿了高分。
在讀家長王女士分享:"當初選了領科就是看中他們不搞'超前教育',初二才開始正式分流,給孩子充足的適應期?,F(xiàn)在孩子每天回來都念叨外教的歷史段子,這種學習狀態(tài)比進名校更讓我欣慰。"
上海領科vs光華劍橋:兩所A-Level名校深度對比
說到上海A-Level國際學校,領科和光華劍橋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兩所"頂流"學校每年吸引上千家庭報考,但到底哪家更適合自家孩子?今天我們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話,聊聊大家真正關心的細節(jié)。
一、辦學背景大不同
領科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上海師范大學劍橋中心,自帶學術基因。老校長梁洵安把牛劍錄取做到全國前列,現(xiàn)在的新校區(qū)在松江,校園大氣得像大學城。光華劍橋2011年成立,脫胎于光華管理體系,浦東校區(qū)雖然不大,但地理位置對市區(qū)家庭更友好。
二、課程設置有講究
兩校都開齊了數理化經濟等主流科目,但細節(jié)差異明顯。領科特別重視理科深度,光是數學就分純數、機械數學、統(tǒng)計三個方向,適合理科尖子生。光華劍橋經濟商務課程更靈活,允許文理混搭,偏科的孩子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組合。
三、管理風格兩重天
領科延續(xù)英式嚴謹作風:周一必須正裝校服,晚自習到21:00,手機統(tǒng)一保管。有家長戲稱"比體制內還嚴格"。光華劍橋相對寬松,允許學生帶手機(上課禁用),社團活動時間更充裕,適合自主性強的孩子。
四、牛劍錄取看門道
2023年領科斬獲10枚牛津、6枚劍橋offer,光華劍橋是8枚牛津、5枚劍橋。但要注意,領科偏愛招收初三畢業(yè)生(四年制),光華劍橋主要招高一學生(三年制)。換算成人均錄取率,其實旗鼓相當。
五、校園生活實況
領科的食堂是出了名的好吃,三層樓帶西餐廳,但周末必須離校。光華劍橋宿舍條件更好,四人間帶獨立衛(wèi)浴,周末可申請留校。課外活動方面,領科的實驗室資源碾壓同級學校,光華劍橋的商賽、模聯(lián)等文科活動更豐富。
六、學費差異藏細節(jié)
2024年學費都是20萬/年左右,但領科要另收教材費、實驗材料費(年均約1.2萬),光華劍橋包含基礎教材費用。校車路線方面,領科有12條線路覆蓋全市,光華劍橋主要服務浦東區(qū)域,浦西家庭可能要租房。
選學校就像挑鞋子,沒有絕對好壞,關鍵看合不合腳。理科功底扎實、能適應嚴格管理的孩子,領科可能是更好的跳板;個性活躍、想發(fā)展綜合能力的學生,光華劍橋往往如魚得水。建議家長帶孩子參加開放日,親自感受兩校的課堂氛圍——有的學生走進領科圖書館就興奮,有的則在光華劍橋的社團招新攤位挪不動腳,這種直覺反應往往最真實。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