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家長私信問墨爾文國際學校值不值得選,尤其關心從國際小學到高中的課程銜接和實際費用。作為實地探訪過3次的老家長,今天就用大白話和大家嘮嘮真實情況。
一、墨爾文到底“國際”在哪?
別被名字忽悠了,關鍵看課程!墨爾文小學部用英國國家課程打基礎,初中開始引入IGCSE,高中直接對接A-Level和IB雙體系。尤其IB課程,全球大學都認這個,去年畢業(yè)生里70%進了QS前100學校。
二、學費貴不貴?關鍵看隱性支出
直接上干貨(以2023年最新數據為準):
國際小學:18萬/年(含基礎課外班)
國際初中:22萬/年(實驗室耗材另算)
國際高中:26萬/年(考試費、競賽輔導單收)
劃重點:夏令營、國際競賽報名這些“隱藏項目”每年至少多備3萬,很多家長第一次咨詢時根本不知道。
三、“懂行的人”的血淚經驗
1. 英語突擊沒用:三年級轉學的娃,入學測試直接要求能讀《神奇樹屋》,口語要能和外教聊周末計劃。
2. 家長也得上課:每月一次的家長工作坊不是走過場,IB課程怎么選科、大學申請時間線這些都得學。
3. 校車路線坑:宣傳冊上寫“覆蓋全城”,實際只到地鐵站,家住濱河區(qū)的得自己拼車。
四、適合什么樣的家庭?
準備初高中出國的:IB課程銜接更順
想沖牛劍G5的:學校有專門的筆試輔導
工作忙的家長:課后托管到18:30,伙食比大部分國際學校強
還聽說要開藝術特色班,鋼琴房直接用的施坦威,不過具體得等明年招生簡章。要是拿不準主意,建議參加周三的開放日,重點看實驗室設備和圖書館英文原版書更新頻率,這兩個最能看出學校舍不舍得花錢。
下期大家關心的話題:《墨爾文vs哈羅國際:家長最糾結的5個對比點》
墨爾文國際學校入學考試真題匯總
墨爾文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一直是許多家庭關注的焦點。每年都有不少家長和學生咨詢:考試到底考什么?怎么備考更高效?今天咱們就聊點實在的,結合往年情況聊聊備考方向,盡量讓大家少走彎路。
一、考試整體風格:注重基礎能力
墨爾文的入學考試沒有想象中那么“玄乎”,核心是檢驗學生的學術基礎和思維靈活性。比如數學題不會出現超綱內容,但題目設計更注重實際應用。英語部分則看重閱讀理解和表達邏輯,而非單純考察詞匯量。
舉個例子,去年一道數學題是讓計算學校食堂采購水果的成本和利潤,需要結合百分比和單位換算,這種題既考計算能力,也考實際問題處理思路。
二、英語部分:別光背單詞,要練“活學活用”
英語試卷通常分閱讀、寫作、聽力三塊。閱讀材料常選自青少年小說或科普雜志,題目會問“作者為什么用某個比喻”或者“某個段落的作用是什么”,這就得訓練孩子理解深層邏輯,而不是只找表面信息。
寫作部分常出現書信、議論文題型。比如去年題目是“給校長寫一封改善校園設施的建議信”,重點考察結構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具體。建議平時多練“觀點+例子”的表達模式,比如先寫“增加飲水機”,再說明“操場距離教學樓遠,同學課間喝水不方便”。
三、數學備考:吃透課本,強化應用思維
數學題以國內初中知識為主,但出題方式更貼近生活。比如幾何題不直接問角度計算,而是給出一塊草坪的平面圖,讓學生計算需要多少圍欄材料。這種題需要先提取圖形中的有效數據,再分步驟解答。
建議整理錯題時重點標注兩類問題:一類是計算失誤,另一類是思路卡殼的題。后者要反復練習同類型題目,直到能獨立拆解題干條件。
四、面試環(huán)節(jié):自然表達比“標準答案”更重要
通過筆試后,面試通常采用一對一或小組討論形式。老師可能問“你為什么選擇我們學?!被颉懊枋鲆淮螆F隊合作的經歷”。這里有個誤區(qū):很多孩子會提前背稿子,但回答時反而顯得生硬。
比如問到興趣愛好,與其說“我喜歡讀書,因為能增長知識”,不如具體說“迷上了科幻小說,比如《三體》里人類面對外星文明的困境讓我思考現實中的科技倫理問題”。這種回答更能體現真實想法。
五、短期沖刺技巧
1. 英語聽力:每天聽10分鐘TED-Ed青少年頻道的視頻,先盲聽一遍再對照字幕,重點記錄連讀和重音位置。
2. 數學提速:限時完成混合題型練習,比如20分鐘內做完5道應用題+10道計算題,訓練時間分配。
3. 模擬面試:用手機錄下自己的回答,觀察是否有眼神躲閃、語速過快等問題,逐步調整到自然狀態(tài)。
備考期間,家長可以幫孩子整理錯題本,但不要過度干預學習節(jié)奏。適當安排放松時間,比如周末散步或看一場電影,反而能提升學習效率。
學姐提醒一句:考試只是階段性檢驗,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更重要。與其焦慮“能不能考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每天解決一個小問題”上。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