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國際教育高地,聚集了全國1/3的國際高中。但家長在擇校時常常陷入誤區(qū),有的盲目追求IB課程,結果孩子跟不上;有的被高額獎學金吸引,卻忽視師資穩(wěn)定性;還有的把國際高中當"避風港",說一千,道一萬發(fā)現(xiàn)管理比公立更嚴格。

選擇國際高中要注意三個核心要素,

1. 課程匹配度更重要,領科主打A-Level適合理科生,平和IB強調全面發(fā)展,WLSA美高課程對接美國方向。去年有位理科尖子生轉讀IB后成績下滑,不得不轉回A-Level體系。

2. 升學數(shù)據(jù)要細看,某校宣傳90%進入TOP50大學,實際包含大量合作院校。建議查看具體錄取名單,包玉剛每年公布詳細錄取結果值得參考。

3. 隱性成本要計算,除20-30萬/年學費外,暑期研學、競賽培訓等附加支出可能高達10萬。浦東某國際高中家長群統(tǒng)計顯示,三年實際花費平均超百萬。

實地考察時重點關注兩點,外教流動率(低于30%為佳),學生作業(yè)展示墻(能直觀反映教學成果)。今年春季開放日,閔行某校展示的學生科研項目已獲國家專利,這類實際成果比宣傳冊更有說服力。

上海國際學校真實學費清單

上海國際學校真實學費清單

說到上海的國際學校,不少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貴”。但到底有多貴?除了學費,還有哪些隱形開銷?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一聊,給正在考慮的家長一份實實在在的參考。

學費,大頭在這里

上海的國際學校分梯隊,不同檔次價格差得挺明顯。第一梯隊的比如包玉剛、惠靈頓,高中部學費直接飆到35萬-40萬一年,這還不算其他費用。第二梯隊的耀華、諾德安達這類,一年25萬-30萬左右。要是選雙語學?;蛘咝麻_的國際部,15萬-20萬也能找到選擇。

幼兒園階段反而更夸張,像惠靈頓幼兒園一年28萬起步,有些蒙特梭利體系的國際園甚至超過30萬。說白了,越小的孩子人均成本越高,這點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

注冊費,進門先交錢

報名時得先交一筆注冊費,基本在3000-8000元之間,而且這錢交了是不退的。比如德威收5000元,協(xié)和雙語收3000元。有些學校還會搞入學評估費,測評個英語數(shù)學啥的,再收個千把塊。

校服費,別小看這筆

國際學校的校服可不止一套。正裝、運動服、冬季大衣,再加上領帶徽章這些配件,隨隨便便七八千。上海美國學校(SAS)的校服套餐直接標價9800元,耀中也要6000多。孩子長得快,過兩年還得重新買,這筆錢得算進長期開銷里。

活動費,看不見的窟窿

學校組織的海外研學、夏令營才是真燒錢。去趟英國兩周的夏校,收費3萬起;美國NASA太空營這類項目更貴,五六萬都正常。還有平時馬術、高爾夫這些“高端”選修課,單節(jié)課300-500元是常態(tài)。有個讀惠靈頓的家長跟我說,光課外活動一年就花了小十萬。

教材費,原版書貴過iPhone

全英文教材的價格能嚇一跳。一本AP物理課本800多,IB課程的全套教材買下來得四五千。上海某IB學校家長群里吐槽,光買書就花了六千多,這還不算每年更新的練習冊。有些學校會強制購買電子設備,比如要求統(tǒng)一用蘋果電腦,又是萬把塊支出。

其他雜費,蚊子腿也是肉

班車費按距離算,每月800-2000元不等;午餐費每天50-80元,一年下來又是小一萬;還有每年的保險費、圖書館押金、畢業(yè)年會的禮服錢...七七八八加起來,輕松突破兩萬。浦東某國際學校家長算過賬,這些“零碎錢”一年花了3.2萬。

實話實說

看完這些數(shù)字,估計不少家長要倒抽涼氣。但說實話,選國際學校不能光看價格,關鍵得看錢花得值不值。比如外教流動性大的學校,哪怕便宜也不建議去;有些老牌學校雖然貴,但升學歷屆成績穩(wěn)定,校友資源也豐富。建議多跑開放日,和在校家長聊聊,比光看學費數(shù)字靠譜。

另外區(qū)域差價挺明顯。青浦、閔行的學校整體比浦東便宜10%-15%,嘉定新開的學校常有優(yōu)惠活動。現(xiàn)在不少學校還推出獎學金制度,學術成績好的或者有特長的,能減免30%-50%學費,這個信息很多家長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