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部分)
一、國際小學收費四大板塊
1. 基礎學費,北京順義某校23.8萬/年,上海浦東某校18.6萬/年,成都高新區(qū)某校15.2萬/年。這些錢主要包含常規(guī)課程費用,但注意!有些學校把特色課程單列收費。
2. 注冊押金,多數學校要求繳納3-6萬不等的注冊費,這個錢有的能抵學費,有的是不退的,交之前一定問清楚。
3. 校服裝備,別小看這個,某家長跟我吐槽過,光冬季禮服套裝就花了6800,運動服+正裝+活動服整套下來輕松破萬。
4. 隱形消費,研學活動(海外項目3-8萬/次)、校車接送(8000-1.5萬/年)、課后興趣班(單科5000起)這些才是吞金獸。
二、三個關鍵省錢技巧
1. 抓住早鳥優(yōu)惠,很多學校對提前一年報名的家庭有5%-10%的學費減免
2. 關注校友推薦,部分學校推出"老帶新"政策,最高可減免2萬學費
3. 合理規(guī)劃學段,有些學校小學階段收費比初中低30%,可以考慮先入讀再升學
三、實地探訪重點
去年陪朋友看校時發(fā)現,同是IB課程體系,A校把森林教育、STEAM實驗室都包含在基礎學費里,B校卻要額外收費。建議家長一定要當面問清,
① 外教是否全部持有PGCE證書
② 課外活動是否計入總課時
③ 餐費標準(有的學校午餐竟要80元/頓)
如果家庭年收入低于80萬,建議重點考察二線城市國際部;預算充足的家長,不妨關注新建校的首批招生優(yōu)惠。記住,貴的不一定適合,關鍵看課程設置是否符合孩子特點。
國際初中收費比小學貴多少?最新數據曝光
一線城市,初中學費普遍高20%-35%
以北京、上海為例,熱門國際小學的年均學費在15萬-20萬元之間,而初中部直接漲到20萬-28萬元。比如朝陽區(qū)某美式教育品牌,小學部每年18萬元,初中部漲到24萬元,差價6萬,漲幅33%。家長群里有人調侃,“娃升個初中,學費也跟著升級了。”
二線城市差距略小,但漲幅也不低。杭州、成都等地,國際小學年均12萬-15萬元,初中則普遍在16萬-20萬元。南京一位家長算過賬,孩子初中三年比小學多花近15萬,“相當于多供了一輛車”。
費用差在哪兒?課程和資源是主因
初中階段課程更“燒錢”。國際初中開始引入實驗室項目、海外研學、競賽培訓等,比如機器人課程、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每項額外開支每年至少2萬-3萬元。初中外教比例更高,不少學校要求學科老師具備海外教學資質,人力成本自然上漲。
硬件投入也是大頭。某廣州家長提到,孩子初中部新建了科學館和藝術中心,“小學部用的是共享設施,初中開始獨立配置高端實驗室,學費里肯定要攤這筆錢”。
隱性開銷,家長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除了學費,校服、課外活動、考試報名等雜費,初中階段明顯增多。比如國際初中常有的海外夏令營,一趟至少3萬起步;IB或AP考試的培訓費,單科輔導每小時500元-800元。有家長吐槽,“交完學費才發(fā)現,后面還有一堆‘隱藏關卡’?!?/p>
選校建議,量力而行,別光看名氣
1. 對比性價比,有的學校初高中直升優(yōu)惠大,提前了解升學政策能省不少錢;
2. 關注補貼項目,部分學校提供獎學金或活動補貼,比如學術競賽獲獎可減免部分費用;
3. 實地考察資源,實驗室、外教穩(wěn)定性這些細節(jié),直接影響錢花得值不值。
深圳一位二胎媽媽的經驗是,“老大當年選了頂尖名校,結果大部分活動得自費。老二換了所中等價位的,學校包了競賽培訓,反而更劃算?!?
國際教育投入是個長期工程,提前規(guī)劃比跟風更重要。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