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在后臺問,"上海國際小學怎么選?大寧校區(qū)到底靠不靠譜?"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所被問爆的學?!虾4髮巼H小學。作為專注國際教育10年的老訪校人,我實地探訪了3次,整理了這份接地氣的擇校攻略。
先說硬件設施,這所學校的配置在市區(qū)絕對算"頂配"。6000㎡的智能教學樓里藏著5大特色實驗室,尤其是那個航模教室,孩子們能用3D打印機做飛機模型。食堂每天供應中西式套餐,家長群里流傳的"周四意面日"確實名不虛傳。
課程設置是重頭戲。除了國家基礎課程,他們的"4+1"模式很有特色,每周4天常規(guī)教學,周五全天開展STEAM項目。去年有個小組用樂高搭建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tǒng),還拿了市級科技創(chuàng)新獎。英語課采用分層教學,外教都是持證上崗,我翻過教師檔案,平均教齡7年以上。
關于招生,今年有個新變化要特別注意,入學面試新增家長溝通環(huán)節(jié)。不是考家長學歷,主要是了解家庭教育理念。去年有位做程序員的爸爸,因為分享了帶孩子編程啟蒙的經(jīng)歷,反而給面試加分了。學費方面保持每年8-12萬區(qū)間,相比同級別國際學校屬于中等水平。
課外活動絕對是亮點。周三下午的60多個社團能挑花眼,馬術課在奉賢馬場,烘焙課直接對接五星酒店師傅。去年畢業(yè)班有個小姑娘,靠在學校茶藝社學的功夫茶,拿了個傳統(tǒng)文化大賽金獎。
建議打算報名的家長重點準備三個方面,孩子的英語日常交流能力、家庭的教育規(guī)劃思路、以及孩子某個特長領域的證明材料。去年有位家長把孩子畫的30幅恐龍簡筆畫做成畫冊,面試時讓老師印象深刻。
上海國際小學收費標準對比表
說到上海的國際小學,不少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學費問題。畢竟國際教育投入不低,選對學校既要看教學質(zhì)量,也得掂量掂量錢包。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聊上海各區(qū)國際小學的收費情況,給正在糾結(jié)的家長一點實在參考。
一、學費區(qū)間,從“基礎款”到“頂配版”
上海的國際小學學費差異挺大,主要分三類,
1.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這類學校通常只收外籍或港澳臺學生,硬件和師資都是“頂配”。比如某知名美式國際學校,一年級學費約28萬/年,加上校車、餐費、活動費,一年輕松超30萬。
2. 民辦雙語學校
適合中外籍學生混招,性價比相對高。比如浦東某熱門雙語小學,學費大約15萬/年,走“中西融合”路線,不少中產(chǎn)家庭的首選。
3. 公立學校國際部
部分公立校開設國際課程班,價格最親民。比如徐匯某公立校國際部,一年學費8萬左右,但入學門檻高,通常要求戶籍或積分達標。
二、隱藏費用別忽略,這些錢也得算上
除了學費,還有幾筆錢家長容易忽略,
注冊費/申請費,大部分學校收2000-5000元,不退的;
校服費,春秋裝、運動服、正裝一套下來,3000元打底;
課外活動,夏令營、海外游學一次2-5萬,鋼琴馬術等興趣班另算;
餐費校車,按學期收,一年差不多1-2萬。
舉個例子,某浦東雙語學校標價學費18萬/年,實際加上其他支出,一年25萬才是真實花銷。
三、區(qū)域?qū)Ρ?,浦東vs閔行vs徐匯
1. 浦東新區(qū)
國際學校扎堆,選擇最多。高端如惠靈頓、德威,學費25萬+;中端如萬科雙語、中芯學校,15-20萬/年;公立國際部如上實國際,10萬內(nèi)搞定。
2. 閔行區(qū)
性價比突出,諾德安達、美高雙語等校學費集中在12-18萬/年,適合預算有限的家庭。
3. 徐匯區(qū)
老牌教育資源強,世外小學融合班約12萬/年,公立校國際部價格更低,但學位緊張要拼手速。
四、掏錢之前先想清楚,這些坑別踩
1. 別盲目追“貴”
貴≠適合,比如IB課程強調(diào)探究式學習,如果孩子性格內(nèi)向,可能更適合注重個體關懷的小班制學校。
2. 警惕“學費暴漲”
部分學校每年漲5-10%,提前問清漲幅趨勢。有家長吐槽某校入學時18萬,畢業(yè)那年漲到25萬。
3. 插班生費用更高
熱門學校中途插班可能加收2-3萬“名額費”,幼升小階段入學最劃算。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大實話,選國際小學不能光看價格表,課程體系、家校距離、孩子性格都得考慮。比如浦西家長非要選浦東名校,每天通勤兩小時,孩子受罪家長也累。不如實地探校,帶孩子試聽一堂課,這比盯著數(shù)字更重要。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