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自學考試制度從1981年實施至今,已經成為最受社會認可的學歷提升方式之一。但很多人在報名前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國家真的承認自考學歷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透這個事。

首先明確告訴大家,自學考試是國家明文規(guī)定的教育制度。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自考畢業(yè)證書由省考委和主考院校聯(lián)合頒發(fā),學信網終身可查。去年教育部剛發(fā)布的《繼續(xù)教育管理辦法》再次強調,自考學歷與普通高校學歷具有同等效力。

但要注意這三個關鍵點,第一,認準省級教育考試院官網報名,現(xiàn)在有些機構打著"助學班"旗號收取高額費用,其實和官方自考完全不是一回事。第二,專業(yè)選擇要匹配發(fā)展方向,比如想考公就選行政管理類專業(yè),打算進企業(yè)可以選會計、計算機應用等實用型專業(yè)。第三,拿證時間因人而異,最快1.5年能考完,但平均需要2-3年,別信那些"半年“抱過”"的虛假宣傳。

別忘了上班族考生,現(xiàn)在各省都開通了網上報名系統(tǒng),考試時間固定在每年4月和10月,每次最多報4門。建議先考公共課再攻專業(yè)課,遇到難的科目可以申請延考。記住,自考不需要脫產學習,但需要堅持參加考試,缺考會影響畢業(yè)時間。

關于學歷認可度,根據我們接觸的上千個案例,自考文憑在考研、考編、評職稱時完全夠用。去年就有位超市理貨員通過自考拿到本科,成功應聘國企文員崗位。但也要清醒認識到,自考學歷不能直接等同于全日制學歷,關鍵還是要看個人能力提升。

自考本科找工作會被歧視嗎?

自考本科找工作會被歧視嗎?

一、現(xiàn)實中的“學歷歧視”存在嗎?

我明告訴你,部分企業(yè)會卡學歷門檻,但多數(shù)情況下,“歧視”≠“否定”。

大廠、國企、事業(yè)單位的校招崗位,確實可能直接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比如某銀行招聘管培生,明確標注“僅限統(tǒng)招本科”,自考學歷連網申都過不了。但這種“一刀切”更多是企業(yè)為了提高篩選效率——畢竟校招動輒上萬份簡歷,HR沒時間逐個了解自考生的能力。

不過,社招完全是另一回事。大部分中小企業(yè)更看重工作經驗。 一位做電商運營的朋友就是自考本科,他說,“面試時老板只問了我做過哪些爆款項目,根本沒提學歷的事。”尤其是技術崗、銷售崗,能干活、有資源才是硬道理。

二、企業(yè)到底怎么看自考學歷?

企業(yè)對待自考本科的態(tài)度分三種,

1. 完全不介意,尤其是中小型私企、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在乎你能不能立刻上手。

2. 表面不說,心里有顧慮,擔心自考“水分大”,懷疑學習能力。

3. 明確拒絕,多見于有硬性規(guī)定的崗位(如公務員部分崗位、大型央企)。

但要注意的是,企業(yè)真正“歧視”的從來不是自考本身,而是“能力配不上學歷”。舉個例子,兩個人同時應聘文案崗位,一個全日制本科但作品平平,另一個自考本科卻拿得出爆文案例,HR會選誰?答案顯而易見。

三、自考生找工作,如何逆風翻盤?

1. 別和“學歷門檻”硬碰硬

如果目標是非進大廠不可,建議先通過考研或積累行業(yè)資源“曲線救國”。但如果是普通企業(yè),完全可以主動出擊,

避開明確要求“全日制”的崗位,選擇標注“本科及以上(學歷形式不限)”的職位。

在簡歷中突出工作經驗,把自考經歷放在教育背景欄,簡單寫“自考本科+專業(yè)”即可。

2. 用能力對沖學歷偏見

很多自考生吃虧在“不會展示自己”,

考過英語二?直接在技能欄寫“熟練閱讀英文資料”。

自考期間考了教師資格證、會計證?加粗標注!

有工作經驗的話,重點描述業(yè)績數(shù)據,比如“獨立運營賬號,3個月漲粉5萬+”。

3. 主動解釋,化解疑慮

面試時如果HR問起自考背景,可以這么說,

> “我當初選擇自考,是因為想邊工作邊提升自己。備考的2年里,我學會了時間管理(舉個平衡工作和學習的例子),而且專業(yè)課的XX內容(比如《市場營銷學》),對我現(xiàn)在做推廣方案幫助特別大?!?

四、自考本科真正的優(yōu)勢在哪?

比起學歷本身,自考帶給人的隱性價值更值得關注,

自律性和執(zhí)行力,能堅持考完13-15門科目的人,抗壓能力遠超平均水平。

清晰的職業(yè)規(guī)劃,選擇自考的人,往往早早就明確了發(fā)展方向(比如為了考公、升職)。

社會經驗豐富,很多自考生是一邊打工一邊考試,對行業(yè)實際情況更了解。

一位HR朋友說過大實話,“我們反感的是眼高手低的人。同樣是本科學歷,自考生反而更踏實——人家可是實打實一門門考過來的?!?

所以哈,與其糾結“會不會被歧視”,不如多想想“怎么證明自己值得被選擇”。招聘市場從來不講絕對公平,但機會永遠留給準備更充分的人。“自考本科”這個標簽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能決定的,是你接下來往標簽里填什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