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作為“老江湖”,我保研后才發(fā)現(xiàn)學校藏著這些好東西。今天就給大家盤一盤那些老學長學姐不會告訴你的隱藏福利,記得拿小本本記好。
第一要說的就是"宿舍優(yōu)先權"。我們學校保研成功的同學可以提前選寢室,我去年就搶到了帶獨立衛(wèi)浴的二人間,省了每年2000塊租房錢。第二是"導師直通車",很多導師會給保研生預留名額,我室友就是通過這個渠道跟了院士團隊。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實習內(nèi)推通道"。學院合作企業(yè)每年會給保研生預留內(nèi)推名額,我同學就通過這個進了字節(jié)跳動暑期實習。還有"教材補貼金",很多人不知道保研生買教材能報銷60%,我研一光這筆錢就省了800多。
要說最實在的還是"生活補貼翻倍"。我們學校普通研究生每月補助600,保研生直接給1200。更驚喜的是"國際交流資助",去年去新加坡學術會議,學院給我報了80%的費用。
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兩個時間節(jié)點,每年9月底要交《推免生福利申請表》,12月初有次補充申請機會。千萬別像隔壁班小王那樣錯過了實驗室設備使用優(yōu)先權。
文章看到這兒,相信你已經(jīng)get到保研的真正價值。這些隱藏福利就像游戲里的彩蛋,能不能觸發(fā)全看自己有沒有用心挖掘。說一千,道一萬給個小技巧,保研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教務處領《推免生權益手冊》,這個才是打開福利大門的鑰匙。
保研后如何選到神仙導師
保研成功后,選導師成了頭等大事。一個好導師不僅能帶你起飛,還能讓研究生生活少踩80%的坑。但怎么從一堆教授、副教授里挑出那個“神仙導師”?今天直接上干貨,手把手教你選到理想導師。
一、先摸清“底細”,別光看職稱
很多同學一上來就盯著教授、博導的頭銜,其實導師的“軟實力”更重要。
1. 看研究方向
上學校官網(wǎng)扒導師的近期論文,重點看近3年的研究方向。如果和你興趣完全不搭,再牛的導師也慎選。
舉個栗子,你想做人工智能應用,導師卻突然轉去搞純理論數(shù)學,這時候就得謹慎了。
2. 問直系學長姐
直接私聊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問三個關鍵問題,
導師平時盯項目緊不緊?(判斷管理風格)
組會頻率高嗎?要打卡嗎?(判斷工作強度)
畢業(yè)的師兄姐都去了哪些單位?(判斷資源傾向)
3. 盯緊學術平臺
查導師是否擔任學會理事、期刊編委,這類導師往往項目資源多,帶你發(fā)論文、參會的機會更大。
二、避開“畫餅型”,找準“實在型”
導師分兩種,一種拼命給你灌雞湯,一種直接甩你干貨。
警惕這些話術,
“我們團隊發(fā)展空間很大”(可能剛起步缺人手)
“你來了就是主力”(小心變成廉價勞動力)
“研究方向可以靈活調整”(可能課題不穩(wěn)定)
神仙導師的特征,
第一次見面就明確說清,
每周工作時間要求
畢業(yè)需要發(fā)幾篇論文
課題組目前在做哪些項目
不回避學生提問,甚至主動問你未來規(guī)劃
三、主動出擊,別等“撿漏”
保研季搶導師比雙十一搶貨還激烈,掌握這三個時機,
1. 提前郵件試探
參考模板,
> 主題,XX大學保研學生咨詢研究方向
>
> 李老師好!我是XX專業(yè)保研生張三,對您在《XX期刊》發(fā)表的XXX研究特別感興趣(具體到某個點)。請問課題組目前是否接受學生?如果有機會加入,需要提前學習哪些技能?(附件附上簡歷)
2. 面談時大膽提問
別光聽導師說,一定要問,
“如果我想碩士期間實習,您是否支持?”
“課題組一次團建是什么時候?”(判斷團隊氛圍)
“您一般怎么指導學生改論文?”(看是親力親為還是放養(yǎng))
3. 觀察細節(jié)反應
回郵件超過3天沒動靜的,大概率已招滿;
見面時導師手機不停響的,可能日常事務太忙;
說到畢業(yè)要求時含糊其辭的,建議繞道。
四、避坑秘訣,這些雷區(qū)千萬別踩
1. 慎選“三無導師”
無穩(wěn)定研究方向(跟風換課題)
無畢業(yè)成果要求(可能延畢預警)
無在讀學生評價(信息不透明)
2. 實驗室≠辦公室
提前去實驗室轉一圈,
設備陳舊積灰的?慎重!
師兄姐都在快樂摸魚?快逃!
看到導師和學生一起吃午飯?加分!
3. 合同要看仔細
部分導師會簽《培養(yǎng)協(xié)議》,注意看,
是否強制要求延期讀博
勞務費發(fā)放方式
論文署名規(guī)則
學姐提醒一句,沒有完美的導師,只有合適的導師。如果你想要自由時間,就別選項目大牛;如果想沖頂刊論文,就別找佛系教授。搞清楚自己要什么,比盲目追“大?!备匾?。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