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鐵嶺幾個中學老師嘮嗑,發(fā)現(xiàn)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往年這個時候,校門口留學機構的宣傳單能摞半人高,今年卻零零星星就幾家。這不禁讓人琢磨,咱鐵嶺老鄉(xiāng)對留學的熱情是不是降溫了?
先看組硬數(shù)據(jù),市教育局統(tǒng)計顯示,2023年鐵嶺高中畢業(yè)生選擇留學的比例比疫情前降了38%。某重點高中的國際班,去年直接并入了普通班。老王頭在站前開了十幾年留學中介,他邊嗑瓜子邊說,"現(xiàn)在來咨詢的家長,十個有八個先問能不能線上讀,跟以前搶著交定金那會兒真沒法比。"
要說為啥變這樣,得掰開三瓣來看。頭一宗就是錢的事,這兩年鐵嶺體制內(nèi)崗位招得猛,公務員、教師、國企崗位加起來比五年前多了近一倍。隔壁一姐妹家閨女在悉尼念商科,一年30多萬花著,回來發(fā)現(xiàn)街道辦事處招人還要碩士起,腸子都悔青了。再者說,現(xiàn)在不少家長回過味了,與其砸錢送孩子去國外野雞大學,不如老老實實考個遼大的好專業(yè)。
不過要說徹底不留學了那也不對,現(xiàn)在講究的是"精準留學"。比如老李家的孩子,高考分數(shù)夠不上中國醫(yī)科大的臨床醫(yī)學,轉(zhuǎn)頭申請了白俄羅斯的醫(yī)學專業(yè),那邊學費跟國內(nèi)三本差不多,考醫(yī)師證還能走華僑生政策。這種"剛需型留學"反而比前些年更火了。
說到2025年的趨勢,我跟幾個留學顧問掰扯半天,得出個結論,鐵嶺人不是不愛留學了,是更會算賬了?,F(xiàn)在家長問得最細的不是學校排名,而是"這專業(yè)回來人社局認不認""學費能不能分期付"。像德國、波蘭這些性價比高的國家,咨詢量反而漲了20%不止。
說到底,留學這事就像買貂,以前是人有我也要有,現(xiàn)在得看是不是真合身。2025年鐵嶺人選擇留學,肯定得更務實——要么是真能學到國內(nèi)沒有的本事,要么是花錢比在國內(nèi)念書還劃算。您要是正琢磨這事,不妨先問問孩子,出去這幾年,到底圖的是啥?
鐵嶺普通家庭留學真實開銷清單
一、大頭開銷,學費和住宿
以最熱門的英語國家為例,如果孩子去英國、澳大利亞讀本科,一年學費大概在15萬到25萬人民幣之間。如果是普通工薪家庭,可以考慮選非熱門城市,比如英國紐卡斯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這類地方,學費能便宜兩三萬,教學質(zhì)量也不打折。
住宿方面,住學校宿舍比外面租房貴,但安全省心。比如英國非倫敦地區(qū),宿舍單間一周120鎊左右(約合人民幣1100元),一年下來差不多5萬。要是和同學合租,能省個萬八千,但水電費、通勤費得自己多操心。
二、生活費,精打細算能摳出不少
1. 吃飯
自己做飯和天天下館子完全是兩個世界。英國超市一袋土豆2鎊,夠吃一周;去中餐館點個炒飯就得8鎊。鐵嶺孩子會腌酸菜的手藝,出國絕對能派上用場——自己腌一罐子,煮面條燉肉都能搭,比買進口咸菜劃算多了。
2. 交通
公交卡是必備。像澳大利亞墨爾本,學生月卡打五折,一個月400人民幣左右。千萬別學有些留學生動不動就打Uber,一公里就得10多塊,燒錢速度堪比冬天暖氣費。
3. 雜費
牙膏洗發(fā)水別看單價低,加起來嚇人。建議出國前在某寶囤一波旅行裝,夠用倆月,等熟悉了當?shù)仄絻r超市再補貨。比如英國買一盒隱形眼鏡護理液要50塊人民幣,國內(nèi)同款才20。
三、前期準備,這些錢不能省
1. 語言考試
雅思報名費2170元,托福2100元。建議提前半年備考,爭取一次過。有些孩子圖省錢不報培訓班,結果考三四次反而更費錢。鐵嶺本地的線下班比北京便宜一半,三四千就能上小班課。
2. 中介服務
DIY申請適合成績拔尖的,普通孩子還是得找中介。東北地區(qū)靠譜中介全包價1.5萬左右,包含選校、文書、簽證。千萬別信“保錄取”噱頭,收你七八萬的基本是坑。
3. 體檢簽證
英國簽證費348英鎊,加拿大簽證1000加幣,加上體檢費800元左右,這部分錢必須提前備好。
四、隱藏開銷,家長最容易忽略的
1. 匯率波動
去年英鎊漲到9.5,今年回落到9.1,同樣換5萬英鎊就能差出2萬人民幣。建議關注銀行匯率提醒,分批換匯。
2. 教材費
國外一本專業(yè)書動輒三四百人民幣,提前聯(lián)系學長買二手,或者找電子版。有些教授會把課件放網(wǎng)上,根本不用買書。
3. 醫(yī)療保險
澳大利亞強制買OSHC保險,一年2500澳元(約1.2萬人民幣)。千萬別圖便宜選最低檔,牙科、配眼鏡這些項目關鍵時刻能救急。
五、真實案例,鐵嶺姑娘的澳洲賬本
去年去墨爾本讀會計的小劉,家里給準備了35萬。她第一年實際花銷,
學費,19萬(商科偏貴)
合租公寓,4.8萬(押金攤到每月)
自己做飯+偶爾聚餐,2.4萬
二手自行車+公交卡,3000
二手教材+打印費,2000
寒假沒回國,兼職超市理貨賺了1萬多
對了超支了8000塊,主要是開學季添置被子鍋碗多花了錢。
普通家庭送孩子留學,關鍵要“把錢花在刀刃上”。提前做好攻略,該花的學費別摳搜,能省的日常開銷別充大頭?,F(xiàn)在很多國外大學允許分期付學費,支付寶也能直接繳水電費,比十年前方便太多。最重要的是和孩子達成共識——出國是為了學本事,不是比誰活得瀟灑。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