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圈里,南京郵電大學2025年的保研情況成了熱門話題。作為在通信領域素有"小清華"之稱的重點高校,往年保研率一直穩(wěn)定在18%左右,但根據校方最新公示數據,2025屆推免名額卻出現了明顯縮水。這個消息讓不少準備沖刺保研的同學直呼"扎心",特別是這四類學生受影響最大:
第一類:績點中游的"邊緣選手"。今年專業(yè)課成績要求比往年提高了0.3個績點,原本卡在3.2左右的同學直接失去資格。計算機學院的李同學坦言:"去年師兄3.15都拿到推免資格了,現在3.4都懸"。
第二類:競賽"湊數黨"。新規(guī)要求省部級獎項必須與專業(yè)相關,那些拿"英語競賽""創(chuàng)業(yè)大賽"充數的同學要注意了。電子院的張老師透露:"今年審核時直接刷掉了37份含金量不足的獎項材料"。
第三類:論文"灌水戶"?,F在要求知網收錄的期刊論文至少2篇,且查重率必須低于10%。有同學花高價買的"代寫論文"直接被查出AI寫作痕跡,連答辯資格都丟了。
第四類:跨專業(yè)保研的"騎墻派"。今年明確規(guī)定接收院校專業(yè)必須與本科專業(yè)匹配度達70%以上,想通過保研轉行的難度大增。通信工程專業(yè)的王同學吐槽:"想轉人工智能方向,結果被5所高校拒了"。
需要我強調一點的是,雖然整體保研率下降,但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等王牌專業(yè)仍保持25%以上的推免比例。建議同學們做好兩手準備:一是抓住9月推免系統開放前的黃金期,多聯系目標院校導師;二是提前準備考研專業(yè)課,特別是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核心科目。
2019-2025年南京郵電保研數據對比
年份 | 保研率 | 重點專業(yè)保研率 |
---|---|---|
2019 | 17.8% | 23.5% |
2021 | 18.2% | 24.1% |
2023 | 16.9% | 22.8% |
2025 | 14.3% | 19.6% |
“上岸人”建議:保研競爭加劇的環(huán)境下,切忌這三個誤區(qū)——盲目參加無關競賽、論文代寫代發(fā)、死磕清北復交。建議多關注新興科研院所,比如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紫金山實驗室等單位,這些地方競爭壓力相對較小,科研資源卻非常優(yōu)質。
相關閱讀:《南京郵電推免生都去了哪些高校?最新保研去向表曝光》
南京郵電推免生都去了哪些高校?最新保研去向表曝光
每年秋天,南郵校園里的推免生去向總能引起不少關注。作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的特色高校,南京郵電大學的學子們帶著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走向更高平臺。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一屆南郵保研er們的選擇,或許能給正在準備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參考。
一、傳統強校仍是熱門選擇
從最新數據來看,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這三所長三角地區(qū)的頂尖高校依然最受南郵學子青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王牌專業(yè)的推免生中,約有三成選擇留在江浙滬繼續(xù)深造。一位成功保研東南大學的學長透露:"東南的無線通信實驗室和南郵有長期合作,導師團隊的研究方向和我們本科課程銜接很緊密。"
二、北上廣深名校持續(xù)升溫
清北復交的錄取名單里,每年都能看到南郵學子的身影。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院系,對南郵學生的專業(yè)匹配度認可度較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6位同學成功推免至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要分布在微電子、光電信息等領域。
三、特色學科對口輸送明顯
在特定領域,南郵學子的競爭力尤為突出:
網絡安全方向: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物聯網工程: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
這些院校的接收名單顯示,南郵學生在專業(yè)實踐能力方面表現突出,不少導師特別提到"項目經歷豐富""動手能力強"等優(yōu)勢。
四、跨專業(yè)保研呈現新趨勢
除了本專業(yè)深造,越來越多同學嘗試跨領域發(fā)展。今年有12人成功轉入金融科技方向,主要去向包括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等。計算機學院的王同學分享道:"我在本科期間選修了經管類課程,跟著導師做過智慧城市數據分析項目,這些經歷幫助我成功轉入金融工程專業(yè)。"
五、地域選擇暗藏小心思
觀察保研地圖會發(fā)現,約45%的同學傾向長三角地區(qū)高校,25%選擇珠三角,20%前往京津冀。留在南京本地的同學普遍提到"熟悉科研環(huán)境""方便與本科導師保持聯系"等關鍵點,而選擇深圳、杭州等地的同學更看重產業(yè)資源:"華為、阿里這些企業(yè)的研究院就在隔壁校區(qū),實習機會多。"
從各高校反饋來看,南郵推免生的專業(yè)基礎扎實度備受認可。特別是在5G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方向,很多接收院校的導師表示"南郵學生上手快""工程思維突出"。對于正在準備保研的同學,建議多關注目標院校的產學研合作項目,這些信息往往能在面試中成為加分項。
保研去向的變遷,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行業(yè)發(fā)展的風向。今年選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的人數明顯增加,而傳統通信方向的占比略有下降。這種變化提醒我們,在保持專業(yè)優(yōu)勢的同時,也要及時關注學科交叉領域的新機遇。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