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考圈里有個扎心現(xiàn)象:每年考《現(xiàn)代管理學》的考生中,有將近40%的人要補考兩次以上。上周跟自考辦的李老師吃飯,他掏心窩子說了句大實話:"不是題目變難了,是太多人掉進備考圈套里了。"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自考現(xiàn)代管理學的那些門道。

先看組數據:2023年參加該科考試的在職考生中,朝九晚五上班族占比67%,寶媽群體占18%,自由職業(yè)者占9%。這三類人有個共同特點——備考時間像海綿里的水,得靠擠。但問題就出在這兒,很多人把教材當小說看,以為通讀一遍就能過。去年有個做銷售的學員小王,考前把教材劃得五顏六色,結果56分慘敗,第二年跟著我們的節(jié)奏走,硬是考了81。

現(xiàn)在說重點,哪五類人最容易掛科?第一是"完美主義型",非要把整本書背下來才安心;第二是"題海戰(zhàn)術型",刷了2000道題卻從不個人覺得;第三是"拖延癌晚期",考前一周才開始著急;第四是"閉門造車型",從不看考綱變化;第五最要命的是"眼高手低型",覺得簡單就不做真題。

這里教大家三招實用備考法:①碎片時間用起來,把重點理論錄成音頻,通勤時當廣播聽;②準備三個筆記本:考點集錦本、錯題診斷本、口訣記憶本;③學會"二八法則",重點攻克占分80%的前五章內容。去年帶過的學員里,用這個方法的基本都一次過了。

說到費用問題,千萬別信那些“抱過”班。正規(guī)備考總花費控制在500元內足夠:教材78+真題冊35+模擬卷20,再花300多報個靠譜的直播課就夠了。有個寶媽學員就吃過虧,花了2800報“抱過”班,結果課件都是三年前的。

親情提示三個關鍵時間節(jié)點:每年1月15日前關注考試院官網的考綱微調,6月第三周要完成第一輪復習,考前20天必須開始??加柧?。記住,現(xiàn)代管理學考的不是智商,是備考方法。

現(xiàn)代管理學自考歷年真題怎么用效率最高?

現(xiàn)代管理學自考歷年真題怎么用效率最高?

一、先摸清“考試套路”

別急著悶頭做題!拿到真題先做兩件事:

1. 按年份整理:把5年的真題按科目分類,用不同顏色的標簽標出年份,方便后期對比。

2. 考點標注:拿支熒光筆,把每套題里重復出現(xiàn)的名詞解釋、簡答題考點圈出來。比如“霍桑實驗”“SWOT分析”這類高頻詞,大概率今年還會考。

你會發(fā)現(xiàn),管理學考點的重復率能達到30%以上,特別是選擇題和簡答題,很多知識點就像“老朋友”一樣反復出現(xiàn)。

二、分階段刷題,效果大不同

第一階段:邊學邊練(考前2個月)

剛啃完教材時,別直接做整套卷子。把真題拆解成“專題包”:

選擇題單獨裝訂成冊,每天飯后刷20道,像背單詞一樣養(yǎng)成習慣。

案例分析題集中整理,對照參考答案個人覺得“萬能話術”,比如答組織沖突類題目時,先寫“明確沖突根源”,再套用溝通模型。

第二階段:模擬實戰(zhàn)(考前1個月)

每周六上午9點,設定鬧鐘嚴格按考試時間做完整試卷。重點練三個技巧:

時間分配:單選題控制在30分鐘內,留足1小時給論述題。

答題模板:簡答題用“定義+特點+例子”三步法,比如答“目標管理”,先寫概念,再列SMART原則,說一千,道一萬舉個企業(yè)案例。

卷面排版:用尺子畫直線分隔答題區(qū),字跡工整比文采更重要。

三、錯題要“榨”出油水

準備一個活頁錯題本,按章節(jié)分類記錄錯題。關鍵不是抄題目,而是:

1. 用紅筆在錯題旁邊寫“錯因標簽”,比如“概念混淆”“計算失誤”“超綱知識點”。

2. 在教材對應章節(jié)貼便利貼,寫上“2020年考過選擇題”“2022年出過案例分析”。

下次翻書時,一眼就知道哪里是重點。有個考友用這方法,說一千,道一萬一個月提了20多分。

四、逆向思維找規(guī)律

把近5年真題的大題匯總成表格,橫軸寫年份,縱軸列章節(jié)。用不同符號標記:

★代表“重復考過3次以上”

▲代表“隔年出現(xiàn)”

??代表“最新版教材新增內容”

比如發(fā)現(xiàn)“激勵理論”每年必考,就重點背馬斯洛需求層次、雙關鍵點理論的應用場景。去年剛改版的“數字化轉型”章節(jié),很可能今年出案例分析。

五、別忽略“送分細節(jié)”

真題里藏著很多容易忽視的提分點:

題干關鍵詞:注意問題中的“動詞”,比如“簡述”只需答要點,“論述”要結合實例。

評分標準:對照答案看采分點,比如一道10分的論述題,通常有3個核心點+2個拓展點。

命題趨勢:三年選擇題更愛考“情景應用題”,比如給個企業(yè)案例讓你選管理理論,這說明死記硬背不如理解重要。

六、真題和教材要“打配合”

發(fā)現(xiàn)高頻考點后,立刻回歸教材:

1. 在書上用便簽標出真題出現(xiàn)過的段落

2. 把教材里的圖表(比如管理方格理論圖示)拍下來設成手機壁紙

3. 把復雜理論改編成順口溜,比如“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控制——法約爾五職能”

有個小妙招:把歷年選擇題正確選項里的專業(yè)術語,直接整理成“名詞口袋卡”,坐地鐵時隨時翻看。

七、心態(tài)調整比刷題更重要

考前一周別再刷新題!把錯題本和標記過的真題過一遍,重點看常錯題型。如果遇到偏題怪題,直接記答案不深究——自考不是競賽,60分和90分的證書一樣有用。

親情提示:真題要反復做三遍以上。第一遍正確率低很正常,第二遍重點練解題思路,第三遍追求速度。堅持這個節(jié)奏,考試時看到題目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