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系自學考試的事,發(fā)現很多同學對自考存在嚴重誤解。作為“老江湖”,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點大實話,尤其是以下三類人,我勸你還是趁早打消自考念頭。
第一類是"臨時起意型"。上周遇到個餐飲店長,說看了某選秀節(jié)目突然想當演員,急著要報表演自考。這種沖動型選手最容易半途而廢,表演需要長期積累,光考個文憑可成不了演員。
第二類"白日做夢型"。有個寶媽私信我,以為自考畢業(yè)就能進影視公司當藝人經紀。醒醒吧!這行更看重人脈資源,學歷只是最基礎的敲門磚。
第三類"經濟拮據型"。雖然自考比統(tǒng)招便宜,但表演專業(yè)特殊開銷大:形體課要買訓練服、聲樂課要租錄音棚、實踐課交通費都是開支。2024年各地報考費也漲了,北京地區(qū)單科報考費從30漲到45,全套考下來至少要多花800塊。
那什么人適合考呢?建議滿足這三個條件再考慮:1)有穩(wěn)定工作想轉行當藝考老師的 2)已經在劇組工作需要學歷鍍金的 3)家里有藝術培訓機構需要資質認證的。這三類人考了確實能派上用場。
報名流程要特別注意時間節(jié)點,很多同學都在這栽跟頭。比如江蘇省今年新增人臉識別環(huán)節(jié),得提前一個月到指定地點采集信息。山東省首次采用線上模擬考試系統(tǒng),建議考前務必參加三次以上模擬測試。
學習技巧方面重點說三點:1)形體訓練買個全身鏡自己錄視頻比對 2)臺詞背誦用方言記憶法(比如用東北話記莎士比亞)3)表演理論把知識點編成順口溜。去年有個快遞小哥就是用這些方法一次過四科。
表演系自考本科社會認可嗎?用人單位最看重的三個條件
一、表演系自考本科的社會認可度
廢話不多說:自考本科屬于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信網可查。但具體到表演行業(yè),情況有點特殊。事業(yè)單位、國有院團招聘時,確實更傾向全日制統(tǒng)招學歷。但在民營影視公司、劇團、直播機構等單位,他們更看重實際能力。有個自考畢業(yè)的學員去年進了網劇劇組,他說:"現場沒人查畢業(yè)證,副導演直接讓試戲,演得好就留下。"
二、用人單位最看重的三個硬條件
1. 能直接上手的專業(yè)技能
不管是話劇舞臺還是影視拍攝,劇組最怕遇到"理論派"。某影視公司選角導演直言:"我們寧愿要中專畢業(yè)但有三年舞臺經驗的,也不要只會背表演理論的自考生。"建議自考生多參加校內排演,最好能積累商演、短視頻拍攝等實戰(zhàn)經歷。
2. 有記憶點的個人特色
現在行業(yè)最缺"能讓人記住"的演員。比如有個自考畢業(yè)的姑娘,靠著扎實的戲曲功底,專門接古裝劇里的武打配角,漸漸在橫店混出了名堂。用人單位看重的不是你學過多少流派,而是有沒有獨特的市場定位。
3. 吃得苦的工作態(tài)度
這行凌晨三點收工是常事。某經紀公司經紀人透露:"新人進組前三個月,我們主要觀察兩點:能不能準時到場,被導演罵了會不會撂挑子。"很多單位甚至把"不嬌氣"寫在招聘要求里。
三、自考生要重點打磨的三個方向
1. 建議每年至少參與2次公開演出,拍3-5條不同風格的表演短視頻當"活簡歷"
2. 重點培養(yǎng)1項附加技能,比如配音、武術、樂器演奏,增加競爭力
3. 主動結交行業(yè)前輩,很多劇組招人都是熟人推薦制
現在很多自考院校和影視基地有合作,像北京有些學校直接帶學生進組當跟組演員。這種實操機會比學歷更重要。有個在豎店當群演的自考生說得實在:"我包里常年裝著自考教材,等戲的時候就看書,既攢了經驗又不耽誤考試。"
親情提示想自考的朋友:報名前一定要確認學校有沒有行業(yè)資源,最好選那種能提供實踐機會的院校。畢竟在這個行業(yè),能演好角色比學歷證書管用得多。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