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看首段和每段首句,很多選項都能從上下文找到提示
③ 寫作準備三件套,議論文結(jié)構(gòu)、圖表描述模板、書信格式。特別注意日期寫法要英式(日/月/年)
考場上有兩個救命技巧,
遇到不懂的閱讀題,選包含文章關(guān)鍵詞的選項
作文實在寫不夠字數(shù),在結(jié)尾加個"For example..."舉例子
別忘了,現(xiàn)在備考要重點看2023年真題,今年題型改革后新增了對話補全題型,占15分。建議把2018-2023年的真題做三遍,比任何模擬題都管用。
自考英語(一)通過率真的低嗎?
一、通過率到底是多少?
先看數(shù)據(jù)。根據(jù)部分省份教育考試院公布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自考英語(一)的通過率常年維持在30%-40%左右。比如山東省2022年的數(shù)據(jù)是37%,廣東省2023年略低一些,約34%。乍一看確實不算高,但對比其他專業(yè)課(比如高等數(shù)學、經(jīng)濟學基礎(chǔ)等),這個數(shù)字其實并不算“墊底”。
那為什么大家總覺得它特別難呢?說白了,自考群體本身差異大。有的人是零基礎(chǔ)在職備考,每天只能擠1小時學習;有的人英語底子好,突擊一個月就能過。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導致“通過率低”的吐槽聲容易被放大。
二、為什么有人覺得“難如登天”?
1. 基礎(chǔ)薄弱是硬傷
自考英語(一)的難度大概相當于高中英語水平,考語法、閱讀、寫作這些基本功。但很多自考生離開校園多年,單詞量早就忘光了,甚至分不清“過去式”和“現(xiàn)在完成時”。一翻開教材,滿眼都是生詞,做題全靠蒙,自然覺得難。
2. 備考時間太“隨緣”
上班族白天忙工作,晚上帶娃,能用來復習的時間少得可憐。有些人考前兩周才開始翻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連教材都沒看完。這種“臨時抱佛腳”的模式,想考過確實懸。
3. 對考試套路不熟悉
自考英語(一)有自己的出題風格。比如閱讀理解愛考細節(jié)題,寫作常要求書信格式。如果光背單詞不練真題,考試時很容易抓瞎。有些人明明實力不差,但就因為沒摸清門道,對了栽了跟頭。
三、其實真沒你想的那么可怕
別看網(wǎng)上哀嚎一片,每年照樣有大批人一次過考。關(guān)鍵得找對方法,
1. 別跟風報班,但真題一定要刷
市面上的培訓班動不動幾千塊,其實沒必要。自考英語(一)的歷年真題重復率不低,尤其是語法選擇題和完形填空。把近5年的題刷3遍,重點題型摸透了,至少能拿下50%的分數(shù)。
2. 死磕單詞不如抓重點
4000個大綱詞匯全背完?別為難自己了!高頻詞匯就那些,動詞時態(tài)、連詞(比如however、therefore)、常用短語(look forward to)。把這些整理成小卡片,上下班路上反復看,效率高得多。
3. 作文背模板真的有用
寫信、寫議論文都有固定套路。開頭結(jié)尾背幾個萬能句,中間段落用“Firstly... Secondly...”串聯(lián),卷面工整點,拿個12分(滿分20)不算難。
4. 找個學搭子互相監(jiān)督
一個人學容易偷懶,加個自考群或者找個考友,每天打卡背單詞、曬做題記錄。別人學得熱火朝天,你還好意思躺著刷手機?
四、心態(tài)決定一半結(jié)果
見過太多人還沒考試就自己嚇自己,“我初中畢業(yè)能行嗎?”“年紀大了記不住怎么辦?”其實自考英語(一)的評分沒那么苛刻,作文寫滿字數(shù)、選擇題別空著,卷面分多少能蹭點。哪怕第一次沒考到60分,還能補考不是?
說白了,通過率高低這事兒,完全看個人投入。有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自然覺得難;有人按計劃穩(wěn)扎穩(wěn)打,一次過考也不稀奇。所以哈,別光盯著通過率瞎琢磨,有那功夫不如多背兩個單詞!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