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網搜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關信息時候,一定要看日期,看最新的、官網的信息。
不要被老舊信息以及錯誤信息誤導。
非全日制學歷遭歧視的情況近些年基本沒有了,2016年9月14號,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tǒng)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寫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tǒng)一要求,執(zhí)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統(tǒng)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fā)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
現在都已經是2025年了,早年間,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況確實不太樂觀。
那時候,不少人都覺得非全日制就是花錢買學歷,是個提升學歷的快捷小道。
從培養(yǎng)方式來說,整體也比較寬松,和全日制比起來,感覺就不那么正規(guī)。
用人單位呢,也不太認可,在招聘的時候,很多都直接把非全日制學歷的人拒之門外。
那時候,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yè)市場上,真的是處處碰壁,遭了不少白眼。
但是,情況在2016年有了大轉變。
2016年9月14號,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tǒng)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這里面明確提到,從2017年開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要求,執(zhí)行一樣的政策和標準。
這意味著啥呢?就是說大家考試的難度、招生的門檻都是一樣的。
而且,在培養(yǎng)質量上,也堅持同一要求,最后拿到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簡單來講,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和全日制的,在國家政策層面,是一視同仁的,沒有高低之分。
按道理說,政策都這么明確了,不應該再有歧視了吧。
可現實中呢,還是有那么一些情況讓人心里不痛快。
就比如說,前幾年有群眾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在就業(yè)的時候,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是會遇到不平等對待。
督查組一查,還真發(fā)現了不少問題。
像有些醫(yī)院招聘,直接就寫明要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還有一些地方,招聘公告里規(guī)定,某些補貼只有全日制研究生能拿,非全日制的就沒份兒。
這一看就是對非全日制學歷的歧視嘛。
不過呢,也不能光看這些不好的例子。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政策的變化,用人單位的觀念也在慢慢轉變。
現在,很多企業(yè)在招聘的時候,更看重個人的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而不是只盯著學歷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
特別是在一些新興行業(yè),像互聯網、科技領域,只要你有本事,能把工作干好,學歷形式就沒那么重要了。
大家在關注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的時候,一定要從正確的渠道獲取信息。
比如說,多去教育部官網、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院官網看看,這些地方發(fā)布的政策、信息,那才是最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