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就業(yè)市場的不景氣讓高校選擇成為一項重要的決策。在這種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學備受學生歡迎。相對于傳統(tǒng)專業(yè),中外合作專業(yè)的錄取標準更為靈活,而且畢業(yè)后獲得的是國內和國外雙文憑,讓學生接觸到國際化的教育體驗,這些吸引力越來越多人著迷。
然而,中外合作大學在國內求職市場的認可度存在分歧,而且其眾多項目和合作院校也讓人不知從何下手。因此,中外合作大學是否值得報考,哪類考生更加適合,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一、中外合作大學的類型
中外合作大學根據辦學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1、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這類機構以獨立法人資格的形式存在,擁有自己的校名、董事、校長以及辦學章程。學生在這些學校畢業(yè)后可以獲得國內和國外的雙文憑學位。目前,我國有10所這樣的中外合作大學,包括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
2、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這些機構通常是大學內設的二級學院,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法工程師學院、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等。一些知名大學會與國際著名大學合作,共同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這些項目的教學活動主要在國內進行。
3、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這類項目是中外合作的專業(yè)合作,不是獨立的辦學機構。這些項目數量眾多,包括中央財經大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合作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本科項目,以及復旦大學與挪威商學院合作的工商管理碩士項目等。
二、中外合作大學的招生模式
中外合作大學通常有兩種招生模式。計劃內招生和自主招生。
1、計劃內招生計劃內招生是指將學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學生需要參加高考并填報志愿。被錄取的學生將獲得國內高校的學籍,并畢業(yè)時可以獲得中方或中外雙方頒發(fā)的學位證書,這些證書受到教育部認可。
2、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不納入高考統(tǒng)一招生計劃,學生無需參加高考或填報志愿,只需要參加學校自行組織的招生考試。完成課程后同樣可以獲得學位證書,并通過中國國際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獲得學歷證書。許多學校還提供免試就讀的機會,只要考生達到一定的本科或一本線。
一般來說,計劃內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質量相對有保障,多數屬于正規(guī)的學歷教育高校。